【督导评课(22)】潘晓波:授人以渔 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思辨能力

时间:2024-06-05浏览:10


在我们学校,有着许多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优异、堪称楷模的教师。他们严谨认真对待教学,努力提升教学技巧,精心准备授课资料,精彩展现课堂内容,有效保证教学效果。秉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督导评估改革创新,协同名课优师培育选树,助推教育教学建设一流”的理念,新一届督导们采取现场听课与线上远程听课相结合、集体听课与个人听课相结合、跟踪评课与广泛巡课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挖掘这些优秀的课堂和优秀的教师。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了“督导评课”系列专题,为您讲述中南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本期介绍会计学院潘晓波老师:

潘晓波,管理学博士,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府会计研究所执行所长,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二、三届咨询专家,湖北省第一届会计准则制度咨询专家,湖北省会计学会教育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府会计、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财务信息化、财务战略等。主讲《会计信息化》《政府会计》《会计实验学》《国家治理和政府理财》《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国家治理和政府理财》课程入选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教学成果《“三维”沉浸“四域”融合:政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学团队成员)、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序三)。20165月至20174月,在财政部会计司借调工作,参与财政部会计司《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多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研究和起草等工作。参与财政部会计司政府会计改革实施机制研究、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及实施调研等工作。主持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研究课题5项,主持教育部政府会计方向课题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及其他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财政部等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会计研究》《科研管理》《管理学报》《宏观经济研究》等期刊上。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

会计学院教学督导组点评:本学期开学之初,会计学院教学督导组对潘晓波老师《政府会计》课程的课堂开展集体听课评课。潘晓波老师本堂课讲授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的第一讲,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财务规则及其管理目标、思路等进行讲解,为后续讲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报告提供专业背景知识。潘晓波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了以下特色与亮点:

1.聚焦“为什么”,强调知识背后的原理。《政府会计》是讲解政府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一门专业课。课程考核以学生对政府会计主体账务处理规范体系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对专业知识的死记硬背,虽然也有助于通过课程考核,但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却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潘晓波老师并不是直接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首先详细分析政府会计主体与企业会计主体在组织目标、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信息需求等方面的本质差异,再基于此剖析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在相关方面的不同处理,让学生不但知道了“是怎样”,更是从原理上理解了“为什么”会是这样,通过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会计原理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2.启发式与问题导向,培养学生专业思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潘晓波老师善于将相关专业知识聚焦到实务问题,借助案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尝试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例如课堂上,潘晓波老师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和报告进行了案例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企业会计知识,让学生思考讨论,应该如何进行计量和报告;然后,针对学生讨论得到的方案,提出这样的计量和报告方式,在具体应用到评价和决策支持情境下时,会发生什么情形,会存在什么问题;最后,激励学生敢于批判性地创新,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最高目标出发,提出不同于企业、适用于政府会计主体的应对方案。整个案例分析过程,分阶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后促成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采用合理的逻辑,循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是培养了学生专业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3.时政与专业相结合,思政润物细无声。在课程案例的讲解过程中,潘晓波老师利用时政案例分析,将课程思政自然融入。如潘晓波老师借助“三公经费”公开的案例讲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党全面领导下的财政政策和预算管理实践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将财政资金用在民生的刀刃上的基本原则,如何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如何实现有限公共资源与政策目标有效匹配,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党如何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最高宗旨,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培养个人的为国为民情怀。



审核人:袁中华